TWD
首頁
關於9Bar
關於9Bar
品牌介紹
發明專利
新聞連結
最新消息
咖啡課程
商品購物
器材工具書-超平衡濾杯
水洗處理法咖啡豆
日曬處理法咖啡豆
精選綜合豆
其他處理法咖啡豆
咖啡影片
超平衡濾杯
拉花合輯
聰明濾杯
咖啡專欄
咖啡感官
咖啡烘焙
咖啡沖泡
咖啡記事
聯絡我們
國際認證課程
會員管理
加入/登入
會員資料
訂單查詢
HOME
商品購物
器材工具書-超平衡濾杯
商品購物
器材工具書-超平衡濾杯
水洗處理法咖啡豆
日曬處理法咖啡豆
精選綜合豆
其他處理法咖啡豆
咖啡師的咖啡師.超哥的咖啡教室
(編號:1003)
$500
$450
購買數量
立即買
加入購物車
加入至追蹤清單
★金杯理論再復興,重新連結萃取與感官體驗
咖啡業界有所謂金杯理論(Golden Cup Brewing Standard)。
早在1952~1975年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盧克哈德博士(Dr. Lockhart)
便指出:18~22%的萃取率,可讓咖啡風味表現達到理想平衡。
這樣的萃取準則,在過去尚未出現精品咖啡的年代相當盛行,
其目的在於訂立規則,建構咖啡豆的最大化運用與穩定品質。
現如今,在精品咖啡大行其道之下,各路門派皆自成一格,
金杯準則漸漸遭到業界質疑:許多人並不認同18~22%的萃取率,
認為風味並不平衡,且有口感偏苦、不好喝的問題。
為此,陳秉超有了復興金杯理論的念頭,並結合自身考證與教學經驗,
將這套經典的萃取理論,與最直觀的咖啡感官分析兩相結合,
重新連結了品嘗咖啡最原始的樂趣:理想的咖啡萃取與感官體驗。
首先,他認為金杯理論至今仍然適用,且確實能沖出一杯高度平衡的咖啡
——既符合金杯萃取率,又能滿足嗅覺(香氣)、味覺、觸覺(口感)的需求,
並替味蕾帶來酸、甜、苦三者兼具的感受。
而陳秉超獨創的萃取手法,便是以金杯理論為核心,
以合理的原料用量沖出理想咖啡,藉此確實回應各種感官上的體驗。
未來更企圖進一步提高萃取率,以緩解供不應求的咖啡豆市場壓力。
★獨家手沖、塞風、聰明濾杯、義式濃縮實作研究
醉心於咖啡的陳秉超相當具有職人精神,從烘焙到出杯無不精通,
尤其在萃取實作的研究更是透徹,包括手沖、塞風、聰明濾杯、義式機等,
都在他潛心鑽研並參酌SCA最新數據後,歸納出各種優於坊間做法的獨家密技。
為此,陳秉超很自豪地表示:「在咖啡實作這方面,我的資歷絕對完整!」
首先,他明確指出理想沖泡的七大要素,包括:
粉水比、水溫、研磨度、時間、攪拌方式、過濾方式、水質。
以門檻較低的手沖咖啡為例,若要達到金杯萃取標準,陳秉超的建議如下:
粉水比1:15~1:18;水溫攝氏92~96度;水質硬度150 ppm。
1:18的粉水比可完整萃取咖啡風味;96度水溫可使風味更飽滿、更具香氣。
由於需要預浸潤(悶蒸)並分段注水,沖泡時間將拉長至3分鐘~3分半。
至於攪拌,要留意水流大小、水流力道、持壺高度、繞圈速度、注水軌跡五個面向。
過濾則分為乾式與濕式兩種,兩者差在水滴接觸到咖啡粉與整體過濾時的速度,
前者較能釋放咖啡香氣,後者則容易產生萃取不均。
其他關於塞風、聰明濾杯、義式濃縮等萃取實作,
書中亦有相關要素解說與獨家密技,結合專業級感官分析,首度完整公開!
商品特色
聯絡我們留言
姓名
E-mail
電話
留言
0
最近加入的商品
[購物車無商品]
撥打電話
為提供您最佳個人化且即時的服務,本網站透過使用"Cookies"記錄與存取您的瀏覽使用訊息。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s技術支援。
Learn more
接受並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