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哥再次到奧迪恩科技
試用聰明的全自動熱風烘豆機
進一步驗證一些烘焙上的想法
用同一支咖啡豆烘三鍋
除了吹咖啡豆的熱風溫度不同外
其餘條件控制相同
在同一下豆溫度
三鍋總烘焙時間各差了約一分鐘
除了比較風味差異外
最近剛入手
GTC-300測試儀
就來測試咖啡因與綠原酸的差異
沖泡參數:
粉水比1:19
水溫99度
超平衡濾杯
大飛鷹研磨度1
萃取時間3:00~3:05
這次測試在同溫度不同烘焙時間下
咖啡因含量是遞減的
綠原酸含量是遞減的
#奧迪恩MiniPro
#貝積科技GTC-300
#超平衡濾杯
#ChatGPT:
烘焙時間是影響咖啡因含量和風味的一個重要因素。烘焙時間越長,豆子受熱時間越長,咖啡因含量就越低。這是因為在烘焙過程中,高溫會導致咖啡因分解,並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逐漸降低。
在烘焙過程中,一般會分為淺焙、中焙和深焙三個階段。在淺焙階段,咖啡因含量較高,而且風味比較輕盈、酸度高。中焙階段,咖啡因含量和風味都比淺焙略低,口感較平衡。深焙階段,咖啡因含量最低,風味較重,苦味和焦味較突出。
不同的烘焙方式和烘焙時間也會對咖啡因含量和風味產生影響。例如,冷萃咖啡在烘焙之前已經先用冷水萃取,因此烘焙時間短,咖啡因含量較高。而烘焙時間較長的法式壓縮咖啡,咖啡因含量較低,風味則較濃郁。
總之,烘焙時間是調節咖啡因含量和風味的重要因素之一,選擇適合的烘焙方式和烘焙時間,可以製作出口感豐富、風味多樣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