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參佛古道是從西雲寺經過【後埔】接凌雲路【凌奉宮】經過【楓下】舊的公車總站,再接由山安宮的福隆山步道到達凌雲禪寺,現在古道已被車道取代,山安宮起點的福隆山步道是的僅剩的參佛古道,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筍園,這一段約800公尺會接回凌雲路的觀音山土雞圓及鴻興土雞城,中途可以看到兩座的遺失石觀音的底座,往前接第二段,是有點陡的階梯,這一段樹木茂密,雖然一路爬坡,但都有樹蔭的庇護,右邊會經過碧瑤山莊,來到叉路口,左邊是凌雲寺圓型的山門入口,中間凌山小吃店,可以在這裡吃碗地瓜粥配小菜,不過要早一點,太晚就賣完了,就只能吃飯了,直走往前是凌雲禪寺的山門,旁邊的第二十番及報恩亭的二十一番石觀音都僅剩基座,繼續往上走沿途變成是相思樹居多,觀音山區最多的樹種,5月原本綠色的山坡上被一大片黃涔涔的花海妝點的繽紛,過了涼亭左邊就到了凌雲禪寺,可以入內參佛,若想直攻硬漢嶺或挑戰尖山步道就可以直走往前到舊殿山門,這裡是寺廟的舊的寮房,也曾是倩女幽魂拍攝地點,右邊是挑戰級的登山入口,土路、拉繩、攀岩、五連峰,直走經過大陀羅尼殿,81、82年因土石崩落毀壞,整修好後,恭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地方昔稱二十四隻手) ,繼續往前走40分鐘就可到達硬漢嶺。
林梢步道顧名思義就是走在架高的廊道上,可以更加親近大自然,人車分流,安全無憂的欣賞風景,這條步道是北觀處在觀音山區最後闢建的步道,也是唯一的一條休閒級步道,不用爬山,輪椅都可以走,從遊客中心出發,第一站會經過公車站牌,這裡建置猛禽遷徙圖,清楚看到猛禽冬季南遷及春季北返的路徑,往下走是聖公媽生態園區,右邊有停車場及廁所,聖公媽廟是附近居民的信仰,每年的農曆7/16是廟慶活動,左邊是農夫市集,假日提供小農販售當地的農特產品,大榕樹、茄苳、流蘇等,有涼亭、樹蔭,是休憩泡茶的好地方,前方的賞鷹平台是賞鷹的最佳觀察點,視野佳,經常可以看到大冠鷲在天空自由翱翔的鷹姿,繼續往前,進入林梢步道前可以看到朴樹,是山上孩子玩空氣槍的天然子彈,林梢步道分成兩段第一端約600公尺,第二段200公尺,第一段沿途可以看到的樹種有烏臼、雀榕、山黃麻、朴樹、大葉楠、香楠、紅楠等,中間的小涼亭可以遠眺雪山山脈、觀音山谷及台64縣,第二段入口是兩棵茄冬迎接進入,一公一母,大家可以分別一下,因為高低差較大,所以要經由樓梯步行往下,這一段的樹種以茄苳樹為主,另有大葉楠及香楠,右側香楠樹上攀爬的野生愛玉,是大家尋寶的目標,出了步道來到開山院及楞嚴閣,這裡是凌雲禪寺第二任住持本圓法師及第三任住持覺淨法師潛修之處,也曾是60年代武俠片盛行熱門的拍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