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藝術產生於1600年至1750年間的義大利,其中帶有宗教藝術的元素,隨著天主教的傳播而發揚光大,甚至擴及美洲及亞洲地區。巴洛克藝術被視為代表歐洲藝術創作的標誌風格。 巴洛克風格強調流動感、戲劇性、誇張性等特點,常採用富於動態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線、斜線等。在建築上,裝飾華麗,古典的樣式和曲面、曲線倂用,注重建築物四周景觀,有廣場、庭園、噴泉、雕像等,追求結構複雜多變的建築,配以大量雕塑和裝飾的效果。繪畫和雕塑上,對光線與色彩的強調,廣泛使用對角線、弧線、曲線等富有運動與戲劇性的構圖結構。
1.絢麗與浮華
2.自然樹木及花草和浮雲、貝殼樣式的線板
3.崇尚曲線、橢圓、螺旋型狀,蜿蜒重複圖騰
4.顏色: 粉彩色、金色、象牙色、天空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