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縱橫天下謀略學 (編號:40622015)

$390 $308
購買數量

加入至追蹤清單

墨多多1+2免運

作者:鬼谷子/原著;林郁/主編
ISBN:9789863169406
規格:平裝/384頁/15 x 21 x 1.75 cm/單色
出版社:天蠍座
出版日期:2025/11/05

商品特色


北宋名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歐陽修在評價鬼谷子時說他「因時適變、權事致宜,有足取者」。歐陽修還認為他謀人謀事、靈活變通,值得世人學習……

 

清代第一才子紀曉嵐,對鬼谷子更是佩服至極,說其兵法與孫子異曲同工、陰陽有《易》學之神隨,一張一合又有老子之妙!

 

 

相傳,鬼谷子先生從其師父手中繼承了竹簡一卷,此乃師父仙逝時留給他的真傳。簡上書名「天書」二字,打開看卻並無一字。在松明火的映照下,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谷子一口氣讀下來,從頭到尾背之成誦。原來書中記錄的是一種思想:盡講捭闔、反應、內揵、抵幟、飛箝、度量、揣摩之術,共十四篇。也即是傳說中的《無字天書》。

曠世奇人「鬼谷子」

鬼谷子何許人也?或許我們可以從《東周列國志》的作者明代著名小說家馮夢龍的結論中作一了解:「其人通天徹地,有幾家學問: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莫測;三曰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引導,卻病延年,衝突可俟。」

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人能像鬼谷子一樣具有濃重的神秘色彩而又極具爭議。他是什麼時候的人?為什麼會用這樣一個怪異的稱謂?他的真名、居住地到底在什麼地方?《鬼谷子》究竟是不是他所著?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研究他的思想?他的思想之廣博,思維之縝密,為後世諸多學派所用,那麼他究竟應該屬於哪個流派? 史書上真正關於他本人的記載只有《太平廣記》和《史記》上區區50多字的介紹;而關於他的傳說,在野史和民間傳說中卻語之甚多。近年來研究鬼谷子的學者越來越多,專著也非常多。他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也就成為大家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

鬼谷子生活的時代

鬼谷子作為傳說中人物,歷史上對其身世的爭議頗多。

據《錄異記》記載,鬼谷子「自軒轅之代,歷於商周,隨老君西化流沙,泊周末復還中國,居漢濱鬼谷山」。按照他的意思鬼谷子在西元前二千多年前就生活在黃帝時代,直至周朝末年的西元前四世紀,壽命達千年之久。

漢代應劭在《風俗演義》裏說:「鬼谷先生,六國時縱橫家。」六國時跨幾百年,那麼鬼谷子的具體生活年代從這裏面也無法確切得出。

宋代的《太平廣記》則說他是晉平公時代的人,壽命是數百歲,晉平公在位是西元前557~前532,所以鬼谷子是生活在中國春秋時期。

而司馬遷《史記》又說:蘇秦「東師事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張儀「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那麼鬼谷子是蘇秦、張儀的老師,蘇秦死於西元前317年,張儀死於西元前309年,鬼谷子應該是和他們同時代且稍早於他們,傳說中鬼谷子還是龐涓和孫臏的老師,龐涓卒於西元前341年,孫臏卒於西元前310年,這與《史記》中所說相距不遠,這種說法認為鬼谷子生活在戰國時代。

還有傳說鬼谷子是秦始皇時期的人,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在《金樓子》中提到:「秦始皇聞鬼谷先生言,因遣徐福入海求金菜玉蔬」,據此有人認為鬼谷子生活在西元前二世紀的秦始皇時期。

又據《琴纂》載漢朝蔡邕曾入清溪谷訪鬼谷先生,那麼鬼谷子先生又成為西漢時期的人物。

從一些史料記載分析來看,鬼谷子確有其人。但其生活年代則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神仙,跨越時空距離的;有的認為是黃帝時代的;有的認為鬼谷子不是一個人,而是眾多隱者的通稱;而生活在戰國時代是相對比較可信的說法。其最主要的根據就是《史記》,此書是公認的比較可靠的史料,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是有文獻依據的。從《鬼谷子》一書的內容也可以大致推斷出其生活年代是戰國時期,當時說客之多是中國古代史是最為密集的時代,《鬼谷子》主要也就是論述遊說的方法的技巧。

鬼谷子的稱謂由來

鬼,有兩個含義,一個意思是人死之後,靈魂不滅,變為另一種狀態存在,即「鬼」;另一個意思是在中國古代通「詭」,辯論、狡詐。鬼谷子這個稱謂的來由,據鬼谷子研究者認為有以下一些觀點:

一是由居住地名而來。鬼谷是地名,子則是中國古代對賢人的尊稱,鬼谷子即為居住在鬼谷的賢者。鬼谷子並非其真實名字,而只是人們對他的尊稱。世傳鬼谷先生所居之地有青溪,也叫做清溪;又有鬼谷,也叫鬼谷墟。傳說鬼谷子有名字為王詡、王蟬、王利、王栩,因不願入仕,過著隱居生活而自號鬼谷子。這一地名究竟在何處,說法很多。有的說是在古穎川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南鄂嶺),有的說是古扶風池陽(今陝西三原縣西北),有的說是荊州臨沮(今湖北當陽),還有的說是山西運城、浙江寧波、湖北安遠、湖南大庸、陝西韓城等等諸多地方,甚至在新疆哈密也有地名為鬼谷。

按照民間傳說來看,《鬼谷子》的作者鬼谷先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相傳祖籍朝歌(今河南淇縣)城南,一生中曾遊歷全國各地,也許上述的所有號稱為「鬼谷」的地方是其所經歷之地,後在雲夢山(朝歌城西15公里)水簾洞隱居講學,創建中國古代第一座軍事學校————「戰國軍庠」。培養出蘇泰、張儀、孫臏、龐涓、毛遂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二是由鬼所生,故名鬼谷子。據河南淇縣與河北臨漳等地民間傳說,鬼谷子的母親是趙家之女,親生父親是周家之子,養父姓王。原來周趙兩家是鄰居,周家是軍隊駐地方長官,趙家在當地經商,相交甚厚,二人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趙家看周家門當戶對,主動向對方提親,雙方訂立婚約。後周家父母相繼去世,家境敗落,趙家遂撕毀婚約。周子看到娶趙女為妻已經無望,傷心加上氣惱,不久去世。趙家之女聞聽此事,到亡夫墳前,悲哭不止,哭昏過去。恍惚之中,夢見丈夫讓其吃墳前一株穀子,她醒來後看到身邊確有一株稻穀與其他穀子不同,一把抓起生吃了下去。以後就懷孕,生一男孩。趙女因鬼生穀,因穀生子,所以給這孩子起乳名為鬼谷子。恰逢有王家剛生子即夭折,就收留了母子二人,並給孩子取名王栩。

三是歸谷。因為在古代「歸」與「鬼」音同義通。「人所歸為鬼」。

四是鬼谷子並無其人。他是蘇秦為了讓人信服,增加神祕感而杜撰出來的人物。有學者認為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鬼谷子其人,鬼谷子只是蘇秦的借名。蘇秦年輕時在秦國遊說失敗,回家後發奮研讀《陰符》一書,一年後大徹大悟。他再三揣摩說服君王的技巧,後編寫成書。為了使其具有神祕性,故意托為鬼谷子所寫並題名為《鬼谷子》,因此實際上蘇秦就是鬼谷子。

還有一種看法,認為鬼谷子並非一個人的名字而是鬼谷學派中傑出者的統稱。這是鬼谷子出現在橫跨歷史從黃帝時代直至漢代二千多年最合理的解釋。這種觀點認為鬼谷並非一人專用,而是眾多隱者高人的通用名字。

鬼谷子的派別

傳說鬼谷子精通數學星緯、兵學韜略、遊學勢理、養性捨身及縱橫術,那麼他究竟應該劃為哪家?

在風起雲湧、天崩地坼的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眾說紛紜,士人卿客各說其主,百家爭鳴,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名家、雜家等等流派紛呈,爭先輝映,紛紛尋求機會登上政治舞臺,積極推銷自己的策略、主張,中國人的政治智慧發揮到了極致。

縱橫家之說:縱橫家是指從事外交遊說活動的謀略家,「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覆無常,設計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

史書記載多說鬼谷子是縱橫家,因《鬼谷子》一書十四篇以「捭闔」開篇,以縱橫之術為總起,多角度、多層次地詳盡闡述了言談技巧及遊說者自身的修養,體現了縱橫家的總體風貌,書中對遊說進行了全面的經驗總結,並上升到了理論高度。

在《史記》中記載他是著名縱橫家蘇秦、張儀的老師,縱橫家的謀略、遊說技巧皆出於他所撰寫的《鬼谷子》;《隋書》是最早將《鬼谷子》錄入正式典籍的史書,該書中將《鬼谷子》著錄三卷,並列於縱橫家之下。在後人對他思想的研究中,縱橫家對鬼谷子學說的繼承和發展貢獻也是最多,從這些角度來看,將鬼谷子列為縱橫家是理所當然。

兵家之說:兵家是春秋戰國「百家」中的一個重要學派,以研究作戰、用兵為其主要宗旨。兵家著作分為四類:兵權謀類——側重於軍事思想、戰略策略;兵形勢類——專論用兵之形勢;兵陰陽類——以陰陽五行論兵,且雜以鬼神助戰之說;兵技巧類——以兵器和技巧為主要內容。鬼谷子的思想中諸如釣語、不爭不費與兵家的「以靜觀動」、「上兵伐謀」相類似,出奇制勝、欲擒故縱則如出一轍。

傳說中鬼谷子是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與龐涓的老師,所以很多學者把鬼谷子學說當作兵家學說。《尚友錄》中記載「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於鬼谷」,而孫臏則是中國兵家鼻祖,正是由於鬼谷子將一部天書傳給孫臏,孫臏才得以在軍旅生涯中屢戰屢勝,留下諸如田忌賽馬、圍魏救趙、桂陵之戰、減灶惑敵、馬陵之戰等等著名戰例。實際上,《鬼谷子》從其內容上來看並不能算是軍事著作,其主要內容主要是遊說活動而言。但是其中的思想與策略也為歷代兵家重視,並運用於軍事關係的處理上,而且軍事本身就與縱橫術密切相關,所以將其劃為兵家也自然有其道理。

陰陽家之說:陰陽家是以陰陽五行學說和數術為基礎形成的學派,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星占風水命運,其代表人物為鄒衍。

傳說鬼谷子很懂得星相學,觀天文察地理看人相,被稱為星命經典的《命書》就題為「周代鬼谷子撰」。《鬼谷子》一書長於揣摩,精於說服,其中的捭闔、反應、飛箝、揣情、摩意諸法都是揣摩人心、分析人事、推測未來的方法,陰陽家們也把這些當作自家的學說,從事相面推命活動。關於鬼谷子算命的傳說在民間甚多,而且也一直被陰陽星命先生敬奉為先師,這也是確實存在的實際情況。

道家之說:鬼谷子的思想中,道家思想是其基調,著重吸收了道家道為萬物本源的思想,如講述相反相成中「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歛;欲取,反與。」都與道家強調的事物的對比轉化相似。

傳說仙道家茅濛、徐福及計然都是鬼谷先生的學生,鬼谷子向他們分別傳授長生術、經商術、占卜術等。《錄異記》中說「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傳說鬼谷先生懂得仙術,修身養性,懂得醫道。鬼谷子的學說在道家中也頗有市場,中國的道家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種學派,兼容並包,無論是什麼人都有可能被納入其神仙譜系,鬼谷子也不能例外。這可能與《鬼谷子》最初注解者——陶弘景有關,陶是南朝時期有名的道家高人。《本經》、《持樞》、《中經》可能就是陶在注解時附會進去的,因為其與另十二篇風格不一。鬼谷子學問淵博,但其生性澹泊,樸而不露,與道家的超脫塵世思想相合,這也許正是鬼谷子在史書中鮮有所提的原因。

在民間更傳說他還是靴鞋業、眼鏡業的祖師,但這些都無從考證了。

無論他屬於哪個流派,他是一個成功的教師是無庸置疑的。儘管他本人並沒有直接從事政治、軍事活動,但其學生或者說是傳說中的學生蘇秦、張儀、龐涓、孫臏、茅濛、徐福卻都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鬼谷子的價值。

 

聯絡我們留言
最近加入的商品
[購物車無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