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水墨藝術與人文風景對話的創作實踐
從師古、師造化到師心的創作過程
二十餘年來,作者足跡遍佈海內外,行萬里路,觀千般景,寫生創作,累積作品數百件,近日整理作品及相對應之照片各兩三百件,編輯成此書。
書中內容從基本筆法,古畫、畫譜之描寫與實際樹石景物之對照;並涉及當代現實景物中的建築、船舶……如何入畫等。為筆墨面對時代性景物描寫的可能性,由淺入深的提出了實驗與檢視之道。
透過此書,不僅提供水墨學習者寶貴的觀察與表現方式,更引領觀者理解藝術家如何以水墨的純粹性書寫屬於自身的人文敘事與自然詩意,值得細細品味。
本書特色
專業──作者曾榮獲多項美術大獎,舉辦重要個展5次、聯展149次,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助理教授,教學口碑卓著;課餘,也積極投入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
詳細──本書精選作者歷年作品與碩博創作,依照不同內容分十單元:基本筆法,古畫臨摹,水墨設色,寫生記錄,觀念釐清,礁岩雲水船舶,檯閣建築,組合構成,教育改革與碩博研究,共計272張作品圖示與279張照片,進行教學介紹。
實用──此書針對建築、船舶、創作組合與考古題,進行大篇幅的介紹,期能對國高中美術考生或教甄需求者,有實質的參考與助益。
專文推薦
─透過此書,不僅提供水墨學習者寶貴的觀察與表現方式,更引領觀者理解藝術家如何以水墨的純粹性書寫屬於自身的人文敘事與自然詩意,值得細細品味,誠摯推薦。――李宗仁(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專任教授/有章藝術博物館館長)
─他的水墨寫生,不能僅從水墨素材運用的角度來看;而是涵融了古法師承,再以其個人敏銳之目光,面對物象,細膩觀察,掌握其形與神,進而內化融合而成的藝術語言。――黃華源(前臺南市美術館副館長、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客座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