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車
小計: $0
護具的功能主要有兩種:在受傷時保護傷部、預防降低受到的傷害。
○受傷時需要用護具限制關節或肢體活動,施加壓力以減緩傷部的腫脹或疼痛
○在運動前佩戴護具,可以支撐關節,緩解運動形成的壓力,也能保護配戴部位,降低突發狀況造成的傷害
。選擇適合自己尺寸的護具,勿過緊和過鬆,避免護具無法起作用。
。挑選有彈性伸縮、不會過敏的材質,避免頻繁摩擦造成不適。
。急性患者,應先就醫處理,再依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建議使用護具。
。使用時請記得要多喝開水,多休息。
。久了護具彈性會逐漸疲乏鬆脫,應定期更換,以確保使用部位可以穩定支撐。
。請勿直接接觸傷口。
。除眼罩外,其餘護具請勿在睡眠中使用。
。護具應在有開始活動時再配戴,不建議整日配戴,以免肌肉依賴護具,造成反效果。
。皮膚過敏、孕婦、心血管疾病者、體內有外物植入者禁止使用。
。熱感因人而異,如熱感較弱可以戴上護具後適當運動,會有更好的效果。
。首次使用可先配戴30分鐘,少數人可能引起接觸部位皮膚發紅、發紫,屬正常現象,請暫時將產品取下,待不良反應消退後,再繼續使用。
。請隔著衣物配戴,建議單次使用時不超過6小時
。敏感膚質請縮短使用時間,血液循環不佳者,使用約1小時後需卸除護具,舒緩使用部位。
⚠️注意!需使用帶有微電量燈泡進行燈泡測試!非一般燈泡!
⚠️洗滌護具時,請將可拆卸零件移除,例如護腰的鋼板。
雖然護具可以幫助支撐關節及肌肉,減輕壓力腫脹及疼痛、促進組織恢復,但護具不能替代應有的治療,如開刀、藥物等治療。
更重要的是要適當運動,增加肌肉力量及關節靈活度,促進組織恢復血液循環、減輕僵硬腫脹,加上正確的身體姿勢、避免不正確或過度的使用關節或肢體,隨時注意自己身體才能預防二度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