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翔【國小正音班、數學班、幼兒&兒童美語】熱烈招生中~可免費試聽一週唷!歡迎來電或臨櫃洽詢~
LOGO

孩子和同學一有衝突,家長就去學校討公道?在人生路上誰沒被欺負過?別把孩子養成瓷娃娃了

  • 更多資訊 2020/09/21
  • 分享到

孩子在學校上學除了學習知識也要學習人際相處,難免會有被欺負或是受委屈的感受,家長要多聽孩子分享校園生活,但不要急著介入干涉,要讓孩子多磨練人際相處的能力,學習如何去拿捏人際相處的分際與彈性,這對孩子的人際相處能力的發展,才是正向的支持與鼓勵。

 

現代孩子,很像是漂亮的瓷娃娃,父母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在學校孩子偶爾跟其他學生產生衝突,家長就跑去學校說孩子被霸凌要討公道,讓孩子變成別人說不得更碰不得的對象。當孩子在實質社會中因為父母的過度干涉造成交友受挫,只好跑到虛擬的網路世界尋求慰藉,卻讓孩子陷入更不易控管的風險之中,其實這是一個很怪的社會現象。

 

我們都反對霸凌,但是誰沒有被欺負過呢?

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曾有意或無心的欺負過別人呢?我們該教導孩子的是如何拿捏人際相處的那一個界線與彈性,而不是針對不合已意的對待時,都視為霸凌。

帶著惡意的對待是欺負也是霸凌,長期的欺負更是霸凌,人際相處可以開開小玩笑來拉近距離,但是要拿捏住分寸與風險。

我們要教導孩子對別人心懷善意,並且要有能力拒絕或遠離別人惡意的對待,而不是過度保護孩子,不能處理與接受一點點的委屈感受。

欺負往往是臨時起意的玩笑,而霸凌是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常常有強烈的惡意,通常會發生在如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之間。那些顯得弱小而被欺負的孩子,如果沒有適當的防衛意識或是逃跑的能力,往往就被淪為別人容易欺負而習慣霸凌的對象。

 

又是一個新的學年的開始,我們希望校園裡不再有霸凌的事件發生,就需要親師一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與交友狀況。

與其一直擔心怕孩子被霸凌,還不如教他如何介紹自己結交朋友與樂在學習。多傾聽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讓他懂得分享與述說校園生活,這樣即便在學校受到欺負或委屈的事,家長也可以透過傾聽與接納,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並不孤單,而不會產生受害者情結,而家長可以參加班親會,藉以了解校園和老師的班級經營和教學理念,達到親師生三方的良性互動,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來源網址: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