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工模式與適用場景:OEM/ODM怎麼選?
OEM:自有配方,需要穩定充填與包裝能力
當品牌已擁有成熟配方與風味定位,只是產能不足或希望外包包裝工序,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往往是最佳路徑。你提供配方或半成品,我們負責評估黏度與流動性、耐熱等物性,並選擇合適的充填方式(常溫、高溫熱充、氮氣護填等)以及對應包材。OEM 的核心是「把你的產品穩定地做出來」,重點在製程標準化、衛生動線、交期控管與追溯。特別是節慶檔期或聯名合作,能否在短時間內完成多規格打樣與換線,是選廠的分水嶺。
ODM:從風味到包裝一起共創,快速試錯
若你仍在尋找口味差異化或新包型,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能提供更完整的共同開發。ODM 不只把醬做出來,而是從風味目標、口感與色澤,到稠度、顆粒度與耐熱等參數,搭配不同包裝型態的使用場景(單人份撕袋、家庭號擠壓瓶、外帶吸嘴袋、禮盒玻璃瓶)一起討論,並以小量多批次的試產校正充填與封口條件。ODM 強調快速試錯與資料化決策,把「覺得可以」變成「量化可行」。
什麼時候該從代工思維升級到「產線規劃」?
當你的銷量跨過某個門檻,頻繁換線的時間成本與維護成本會顯著上升;此時應評估是否將熱銷款固定包型與印刷方式,將非核心變異交由貼標或外盒分流處理。透過「核心規格固定+周邊彈性」的策略,可以同時兼顧效率與行銷創意,讓你的SKU 不會拖垮產能。
2|規格書與食安要點:從黏度到標示的必要清單
規格書三大欄位:產品、製程、包裝
建立一份完整的規格書,是順利交付的第一步。產品面包含配方概要(不須比例)、黏度區間、顆粒大小、pH、目標水活性、耐熱條件與保質期目標;製程面涵蓋加熱/冷卻曲線、充填溫度、封口壓力/時間、金屬偵測、留樣與退貨判定;包裝面則記錄包型、膜層或瓶器材質、容量與公差、印刷/貼標位置、外箱堆疊與棧板高度。越清楚的規格書,越能在打樣前排除不必要風險。
食安關鍵:交叉污染、過敏原分流與追溯
醬料多半為高水活性且含油、含顆粒,對衛生要求更嚴格。產線應以標準化衛生管理為骨幹,落實原料批次追溯、設備CIP/SIP、過敏原分流、工具與容器顏色區分、金屬異物管理與人員衛教。高風險品項可採取加強批次留樣與第三方檢驗,並將異常回報機制寫入SOP。這些做法不是口號,而是把「可以量產」轉為「可持續量產」的關鍵。
標示法規與商業資訊:別讓漂亮標籤變地雷
標示內容至少包含:品名、成分與過敏原警語、內容量、產地/製造者/委託者、有效日期與批號、保存條件、營養標示與食用方式;若有特殊宣稱(例如不添加、純素/蛋奶素、產地來源),需確保證明鏈與一致性。若行銷端計畫多通路佈局,建議提早討論條碼位置、箱外標與棧板標準,以免倉儲與物流端反覆貼標造成耗損。
3|包裝型態與材質比較(RWD表格):小包、吸嘴袋、瓶罐怎麼挑?
設計從使用情境反推,而不是從包材庫存出發
外帶佐醬講求一次性與衛生,小包撕袋最有效率;家庭號追求易擠與回封,吸嘴袋與擠壓瓶更友善;禮盒則重視視覺與耐高溫殺菌,玻璃瓶與鋁蓋最常見。真正的挑戰是「風味+口感+耐熱」與「充填/封口參數」要同時成立,以下表格協助初步選型。
| 包裝型態 | 適用場景 | 材質/結構 | 優點 | 注意事項 |
|---|---|---|---|---|
| 小包撕袋(1–30g) | 外帶佐醬、試吃包、聯名贈品 | 多層膜(如PET/AL/PE 或 NY/PE) | 成本低、出貨快、便於控量與衛生 | 膜材要配合黏度;封邊強度與撕口手感需測 |
| 吸嘴袋(100–500g) | 家庭號與餐廳後場、可重複擠壓 | 鋁箔或透明多層膜+PP/PE 吸嘴 | 好擠好收、減塑、視覺面積大 | 吸嘴規格與封口參數需與充填溫度相容 |
| 塑膠擠壓瓶 | 常溫擠醬、桌邊自用 | PP/PE/PET+閥口蓋 | 單手即用、可控出量 | 高溫充填需評估變形與回縮;閥口易殘留 |
| 玻璃瓶+金屬蓋 | 禮盒/零售、耐高溫殺菌 | 玻璃+鋁蓋(含墊片) | 阻隔性佳、質感好、適合長保 | 重量與破損風險;運輸成本較高 |
| 多連袋/條鏈 | 連鎖餐飲後場快速配給 | 連續膜袋、易撕點 | 一次撕多包、效率高 | 需確保撕點不影響封邊強度 |
4|標準SOP時間軸(直式):打樣→試量產→量產→驗收出貨
把「可做」變成「可穩定做」的每一步
5|成本與MOQ怎麼估?五大變因與節費策略(RWD表格)
五大變因:包材、印刷、黏度/耐熱、換線、檢驗/留樣
代工報價不是單一數字,而是由多個模組組成:包材(膜材/瓶器/吸嘴/蓋/墊片)、印刷(專版/通版、色數、數位/凹印)、充填條件(黏度、固形物、是否需高溫熱充或無菌)、換線頻率與清線工時、以及檢驗/留樣與倉儲配送。把「可變因素」轉成「可預測參數」就是節費:固定核心包型、把小變更放到貼標;或將多款風味合併同版外袋,只在貼標區塊標示差異,即能顯著降低MOQ與庫存壓力。
| 成本模組 | 影響因子 | 節費策略 | 備註 |
|---|---|---|---|
| 包材 | 膜材層數、瓶器/吸嘴規格、阻隔性 | 首批採通用包材+貼標;熱銷後再專版 | 阻隔與充填溫度需相容 |
| 印刷 | 色數、專版版費、交期 | 多風味共用外袋版型,風味差異交給標籤 | 數位印刷適合小量試水溫 |
| 製程 | 黏度/固形物、熱充/冷充、封口參數 | 在打樣即定參數;相近產品排同日生產 | 一致化可縮短換線與報廢 |
| 換線/清線 | 批次大小、口味數、過敏原分流 | 合併相似SKU;調整批次大小接軌物流 | 降低清線次數=提高產能 |
| 檢驗/留樣 | 檢驗項目、頻率、第三方費用 | 與既有風險評估對齊,避免過度與不足 | 報告時程需提前排程 |
6|通路/溫層/永續與品牌化:把包裝變成売點
通路決定包裝語言:零售、餐飲、電商三軸並行
零售端重視上架能見度與條碼掃描效率;餐飲端看重單手操作與衛生;電商端則需要耐運、防漏與拆封體驗。包型選擇、印刷視覺與外箱設計,都應回到通路需求上做決策。舉例:外帶佐醬若須日投遞,建議採撕袋多連,並於外箱顯著標示批號與有效日期;禮盒需平衡玻璃質感與運輸保護,外盒与緩衝結構要先於產品設計同步討論。
溫層與效期:把冷鏈成本算進毛利,而非事後補洞
同一款醬料若要延長保質期,往往需要調整熱充溫度、pH 或阻隔等條件;但溫層改變會牽動倉儲與配送成本。與其事後補貼,不如在打樣階段就把效期與溫層變數建立模型,讓你的價格策略與促銷節奏有依據。當你能精準規劃補貨週期與安全庫存,整體報廢率會大幅下降。
永續與品牌化:減材、減印、增加標籤可讀性
以吸嘴袋取代硬瓶、以單一材質取代複材、將多色專版改為單版+貼標,都是兼顧永續與速度的方式。別忘了可讀性:深色底請用淺色字、淺色底請用深色字;資訊層級清楚的標籤,在審核、倉儲、門市端都更省時間,也降低錯誤率。
7|常見問題 FAQ(可折疊)
MOQ 可以談嗎?如何在小量時壓低單價?
打樣多久?量產交期怎麼抓?
需要冷鏈嗎?
可以協助標示/條碼與外箱規劃嗎?
需要專案級代工夥伴?伊邁包裝工業有限公司 為您量身規劃
醬料分裝代工、醬料包裝代工:打樣、試量產、正式量產、貼標與外箱、倉儲與配送節奏,皆可一站式協作。以資料化與SOP讓產品穩定、交期準確、成本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