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稅法開始施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話題是20%合格商業所得扣抵額(20% Qualified business income deduction),該政策受益人包括出租房屋的業主,但該項優惠政策有諸多前提條件,還有被國稅局查帳的風險。
20%合法商業所得扣抵額,對出租房屋人士來說,是利好消息,但要注意如果屋主賺的「triple net」,即屋主沒有付房子的保險費等費用,沒有付產業稅(property tax)的紀錄,絕對不符合這項優惠政策。這樣的屋主也是國稅局最容易查稅的物件。
此外,這項政策還規定屋主每年要付出250個小時、為照顧房客付出的時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8年因為是新稅法落實的第一年,因此國稅局沒有太嚴格地要求房主提供250個小時服務時間的紀錄,只要求屋主回想是否有夠250個小時,但這不代表國稅局就不會不查稅。因此今年申報去年這項抵扣額的房東,有被查稅的風險。
而自今年1月1日起,國稅局規定房主要記下每個小時與房客互動的內容。這樣算下來平均每週要花五個小時。面對這樣的規定,出租房屋較多的房主較易達標。例如出租給三個房客,就比出租給一個房客容易達標。
因此20%合法商業所得的扣抵額固然很誘人,但享受這條稅法前還是要衡量利弊。為了省幾百元,在不符合規定下冒險享受,最後被查稅真的很不值得。
除了出租房屋的人,符合標準可享受20%合法商業所得扣抵額的,包括獨資企業(Sole Proprietorship)、或S公司(S Corp)、合夥( Partnership)等。川普新稅改在很大程度上使美國本土企業受惠,比之前少繳部分稅收。新稅改雖然不會緩解政府的財政赤字,但最終目的是想要吸引更多企業來到美國發展,屆時為美國政府創造更多收入。而在此過渡期間,企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