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觀音山出火號-陳維英-坌嶺吐霧-觀音山亞洲形上揹水隊-歌手林助家-關於台64線-阿啟仔
乙未年觀音山抗日活動,1895年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日軍從鹽寮登陸後,辜顯榮被商人推派去開城門,讓日軍順利接收了台北,(義勇軍推唐景崧成立台灣民主國-首任大總統、廣勇軍,劉永福是大將軍-黑旗軍,第二任大總統,丘逢甲是副總統,湯紹興是全台義軍大統領,簡大獅是北部義軍統領,中部是柯鐵虎,南部是林少貓),但從三峽、桃園、新竹、苗栗遭到作戰主力客族群激烈的抵抗,但經6個月的戰爭,唐景崧、劉永福逃離台灣,義勇軍群龍無首投降,11/18樺山資紀宣告台灣平定,後有原住民的零星抗爭,1895年十二月三十一日-1896年元旦,北部義軍統領簡大獅,號召義勇軍於觀音山的牛港稜山及陽明山出火為信號,攻打總督府,但卻因義軍火藥庫爆炸而功敗垂成,隨後觀音山區遭到日軍圍剿,義軍躲避至殺人坑(北橫步道),或設靈堂裝死,但後都被殺害於殺人坑,血流成河。現於牛港稜山設碑牌紀念先賢保家衛國的英勇。
【觀音山】
標高616公尺,原屬大屯山系的一脈,6萬年前的地殼變動,讓觀音山跟陽明山分家,從此一邊蓋漂亮的別墅(陽宅,陽明山)一邊蓋祖先的墳墓(陰宅,觀音山)整座山變臭頭山,再加上林口保護區的關係(完全不懂?),鐵皮屋工廠、違建、濫墾、垃圾、野狗...等,這是70年代大家對觀音山不好的印象,但從另一面來看,51年憲兵部隊開闢了硬漢嶺步道,建了硬漢牌樓及立了硬漢碑,絕佳的視野,360度的景觀,漂亮的3D夜景,觀音山成為大台北熱門的登山景點。
【坌嶺微茫八里間 連朝吐霧罩鴨鬟 此中定有深藏貌 未許分明見一斑】
由清舉人陳維英筆下所描述的觀音山,連朝吐霧罩住半個頭,充滿著神秘感,自古以來便是許多文人雅士筆下絕佳的抒發題材,隔著淡水河看,在陳澄波的畫筆下,更成為一幅動人的山水巨作,流傳至今。(這時的觀音山只能遠觀)。
.JPG)
陽明山遠眺 張嘉龍 攝
【觀音山亞洲形上揹水隊】
30年前蘇進雄15歲,還是個國中生來爬觀音山,山友的一杯水,讓蘇進雄許下心願,揹水上山奉茶,一揹就是三十年,蘇隊長在開小吃店,禮拜六做完生意,車子開到觀音山睡在車上,禮拜天早上7點直接揹水上山,水桶有分五、十、二十公升,一班人爬山都已經氣喘吁吁,但蘇隊長最多可以揹二十公升兩桶,外加左右兩手提,共八十公升,這樣的善行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常見,觀音山目前有兩處的奉茶棧,成員已擴展到近百位,奉茶點包括大屯山七星山等超過十處。

.jpg)

【關於台64線-阿啟仔-觀音山人文歌手 林助家】
林助家出生於彰化淳樸農村-秀水鄉,退伍後與家人定居台北,做過餐飲、郵差等工作,最後還是選擇了最愛的音樂之路。因緣巧合,在觀音山駐唱已達10餘年,是一個能唱、能寫、能彈極具個人特色的全方位創作型才子。受觀音山靈秀山水與自然人文感動,2016年正式發行 - 【觀音山人文歌謠】,並透過舞台將觀音山美善以愛傳聲、無遠弗屆的傳頌出去,歌曲中的字字句句不僅是阿家的個人代表作,其中一首以觀音山螢火蟲為背景的【火金姑,慢慢仔飛!!】更入選為2018總統府音樂會曲目,日前在員林演藝廳由國家管弦樂團伴奏演出,阿家於2020年正式成滾石唱片簽約歌手,創作的第二張觀音山人文歌謠專輯於2020年12月發行,其中最具人文的一首歌【阿啟仔-林啟光】是以一位外地人,從板橋到觀音山駐唱多年,深深感受交通建設對地方發展的深遠影響,【阿啟仔-林啟光】不畏困難與責難,頂住壓力,聯署陳情台64線由凌雲路通過觀音山隧道到八里,並設置觀音山交流道,2009/09/19全線通車,造福鄉里,但遺憾的是,還等不及通車他就因病過世,所以僅能以這首創作歌曲來表達對他的敬意,並希望讓後人在享受便利時能感念這一位地方的勇者,這張專輯2021年將報金曲獎參賽,也期盼能以觀音山為名登上金曲獎的殿堂,將在地的古往今來,溫暖深刻化作文字,用心地~唱給大家聽,也是對【阿啟仔-林啟光】最好的回報!
